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直坚守在乡宁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岗位上的他主动请缨前往发热门诊,投身到抗疫一线。2月9日凌晨4时,接到医院紧急通知,需奔赴武汉一线,他收拾好行李,来不及和家人告别就匆忙赶往医院,踏上了支援湖北的征程。
2月15日,刚从病区回到酒店休息的陈心良在连线采访中说,2月9日下午5点,他们乘坐的航班顺利抵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一路上他收到了无数亲朋、陌生人和患者发来的信息,但一名高三学生发来的信息让他久久不能平静,他在信息中说,我是一位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今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武汉的疫情蔓延扩散,人心惶惶。看着每天确诊人数的增加,忧心不已。但听到你们奔赴前线的消息心中油然起敬,一天天过去,新闻里到处是关于新冠肺炎的信息,彷徨迷茫,你们的出现,便是那黑暗里的光,萤火般,虽微小,却也足以温暖人心。你们都很棒!是我的骄傲!武汉的骄傲!中国的骄傲!我明白你们很不容易,也和我们一样害怕,但仍坚持救死扶伤,冒着生命危险,做一个负责的好医生。谢谢你们的出现,鼓舞了我,也启发了我。我希望有一天和你们一样,做个了不起的人,也可以为他们贡献力量……时光知味,岁月沉情,我们不会忘记你们,大家不会忘记你们,中国不会,历史更不会!期待着你们胜利归来,带着微笑,与我们拥抱,道一声:“好久不见……”
陈心良说,在接下来的几天他和闫丽、张文红、邓军旗、岳红艳四名来自乡宁县人民医院的同事一起接受了集中学习和统一培训,重点练习了穿脱隔离防护服,“我是乡宁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我必须把大家安全带过去,平安带回来。”陈心良对队中的几位女同事照顾有加,陪她们反复练习,让她们一定要做好自身安全防护。2月14日,陈心良开始了抵达武汉后的第一次“上岗”,因为住的地方离江汉方舱医院有一定距离,加上穿防护服的准备时间,早上11点,陈心良和医疗队队员们出门前往工作地点。
“穿一套防护服需要许多步骤,戴4层帽子、2层口罩,身上穿1层隔离服1层防护服……”在病区内,穿着这样重重隔离、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连续工作6个小时,常常闷得大汗淋漓,陈心良说,很难想象武汉的医护人员在此前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连续值班十几个小时的状态。除了闷着汗,穿防护服还会给工作造成诸多不便,比如视力、听力和行动受限,原本容易的操作和工作,也因此增加了难度。在工作期间,一名大夫要负责100多名患者的诊疗,加上语言不熟悉,增加了彼此沟通的困难,在与患者沟通时需要多次核对,好在患者也都会非常耐心地回答我们。“工作中如果站着不动,时间久一点儿,感官上觉得自己要得幽闭症了。”由于疫情的感染风险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需要做足各类预案,所有细节都要求科学严谨、有条不紊。陈心良介绍,医疗队在抗击疫情前线轮岗值班,各班次的医护人员值完班返回驻地时,都要在驻地外的帐篷内先换上相对干净的衣物,再进入住宿房间。住宿房间也划分出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如何进入房间、在哪里换外套、怎么洗澡,每个细节都有讲究,这样做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隔离病菌。”由于防护细节繁琐,陈心良晚上8点下班,等回到驻地洗漱完毕准备睡觉时,已经是12点了。“乡宁支援武汉医疗队的队员们,在指挥部的调度安排下,所有人都忙而不乱地走在一线,没有一个人退缩。” 陈心良说,他的期望就是队员们“完成任务,平安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