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强调“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这为扎实推进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当中,我国拥有世界五大河流中的黄河和长江,日常生活中好像并不缺水。但实际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黄淮海三流域耕地占全国 40%,但水资源只占 8%。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毛主席就提出了南水北调的整体构思,目前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已建成通水,累计调水 400 多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 1.2 亿人,有力提升了我国水安全保障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决策是正确的、思路是对头的,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代表的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相继建成、发挥作用,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生态规律的深刻认识,对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的精准把握。
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任务紧迫,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都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亦对加强和优化水资源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走稳走好未来的路,就必须牢固树立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原则,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力作为刚性约束,特别是要以科学推进实施调水工程为抓手,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